管理研究

  • 广东省国企混改的多元路径及优化策略研究

    张珊;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民营经济的活跃地区,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选择更具特色和代表性。本文基于政策数据库和案例库,对广东省混改的政策支持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混改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在产业混合协同发展、混合所有制治理效能、混合所有制投资运营、区域产业联动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混改“路径依赖”,特别是通过“政府支持—市场引导—混合主体”的混改方式,激活了国股混合要素的互补优势。研究还揭示了混改的破题规律,即破题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与制度的适应性,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发挥混改的区域制度优势,破题之钥在于混改主体与经济属性之间的动态适应性。

    2025年18期 No.503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 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管理困境及其战略柔性对策

    郑宁;

    在区域市场竞争加剧与行业模式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企业的战略柔性与成本动态管控的协同成为企业突破管理困境和发展瓶颈的关键。本文以某建筑公司省外业务事业部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现状诊断+案例验证+策略提炼”的研究路径,从组织架构弹性设计、市场响应机制创新、预算绩效联动体系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其在动态竞争环境下的管理实践,揭示了企业通过管理模式创新实现环境适配与成本优化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通过战略柔性与成本管控的协同,企业能够有效提升市场响应速度、运营成本利润率以及区域市场拓展效率,形成动态竞争环境下的竞争优势。

    2025年18期 No.503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 基于用户价值创造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及价值重塑研究

    王成梦;

    数字化转型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和企业进行数字化赋能的过程,也是客户体验与产品服务数字化价值深度融合的过程。本文以数字化用户价值创造为切入点,探讨了数字化用户价值创造所带来的商业活动范围的变化,旨在为企业实现与数字化用户价值相契合的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从而形成了“业务—用户维度、任务—协同维度、企业—生态维度”的三维企业价值流转空间,以期引起企业对用户价值创造新范式的重视,促进企业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重塑,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敏捷度,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025年18期 No.503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 数字赋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基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朱家炜;张睿君;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为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提供了关键装备与技术支持。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赋能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注入了新的动能,推动了我国轨道交通业的高质量发展。虽然学术界对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在数字赋能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方面尚显不足。本文聚焦数字赋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识别,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识别出在数字赋能背景下影响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数字化生产、数字创新投入、数字化战略导向、企业数据资源与研发人员数字素养等。本研究旨在深化理解数字赋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2025年18期 No.503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 数字经济时代垄断行为的多维剖析与监管对策研究

    刘天畅;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垄断行为的内涵、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并系统分析了垄断行为对市场竞争、消费者权益及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平台模式的快速发展,企业通过数据积累与算法分析获取优势,进而实施排除或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这种做法影响了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强化监管机构能力建设、推动数据开放与共享、提升消费者与商家维权意识和能力等监管对策,旨在为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以期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025年18期 No.503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 智能算法驱动的数据挖掘在企业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杨筱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算法驱动的数据挖掘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决策的精准度和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算法的概念与分类,探讨了其在数据挖掘中的作用;接着分析了数据挖掘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智能算法如何推动客户关系管理(CRM)、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的创新应用;最后总结了智能算法驱动的数据挖掘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5年18期 No.503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 国有企业“三梁五柱”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索江镭;李薇;尹汉炜;林君朋;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提升行动的持续推进,监督管理体系在企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愈发凸显。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与防范重大风险的双重目标驱动下,监督管理体系不仅是风险预警和合规保障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企业治理效能的关键力量。本文立足于监督协同视角,提出了构建以“三道防线”为职责体系主梁、以“五项机制”为流程体系支柱的“监督管理闭环”架构,旨在建立一个职责清晰、信息共享、运行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研究表明,通过理顺监督职责分层逻辑及规范监督体系全流程运行,可以有效推动监督工作由碎片化执行向系统化协同转变,实现监督职能的高效整合与有机融合,为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2025年18期 No.503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 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孙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无论是在战略决策制定、风险管控还是业务流程优化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卓越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自学习机制,成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以及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场景与应用策略,以期为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2025年18期 No.503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 国有企业构建合规管理体系的思路与策略探讨

    张欢;

    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背景下,构建合规管理体系成为提升国有企业治理能力的关键路径。本文探讨了合规管理的内涵,回顾了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论证了国有企业构建合规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并从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及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思路。研究表明,通过党的领导与治理结构的协同作用、将合规义务嵌入业务流程以及数字技术赋能等策略和措施,可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碎片化问题,为国有企业应对日益严格的国内外监管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模板。

    2025年18期 No.503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 基于胜任力提升的制造型企业班组长评价管理机制研究

    李杰;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企业开始眼睛向内,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聚焦到基层。班组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生产组织单元,是激活员工活力的基础细胞,而班组长则是这一基础环节的核心驱动力,对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于企业管理视角,针对班组长选、育、用、留各个阶段评价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对班组长胜任力的客观需求,提出了优化班组长评价管理流程的策略和措施。研究表明,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使班组长的评价管理有章可循,也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加强人才培养与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2025年18期 No.503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企业知识管理变革及对策研究

    董冠军;乌日娜;刘萍萍;宋晓东;

    本文深入探究了数字化技术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包括知识采集、存储、加工和应用等诸多方面。研究表明,借助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手段,企业能够高效整合内外部知识资源,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存储和智能化加工。特别是智能问答、知识推送等应用的出现使知识获取变得更加便捷,从而为企业决策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旨在为企业知识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年18期 No.50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 光伏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战略优化研究

    吴丹;

    在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光伏发电企业亟须变革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制订与新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发展战略,从而推动我国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企业发展战略不仅依赖于领导层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制订并实施方向明确、重点突出、视野开阔、具有产业前瞻性和具体时间表的长远规划。本文深入探讨了光伏发电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与优化措施以及发展战略的制订与实施策略,旨在促进光伏发电企业提高经营管理质效,顺利实现发展战略规划目标。

    2025年18期 No.503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 物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及优化策略探讨

    孙静;

    服务质量是物业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直接关系企业的运营稳定性、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业主对物业服务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趋势,对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物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物业企业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其次,探究了当前物业质量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如服务标准不一、制度规范缺位、信息化支撑不足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最后,针对挑战和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为物业企业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2025年18期 No.503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 基于战略导向的“四化”绩效考核体系构建路径探析——以济宁二号煤矿为例

    赵强;许莲文;

    完善绩效考核和管理制度是推进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必要举措。对于国有煤矿企业而言,绩效考核在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促进企业战略目标落地、激发管理队伍活力并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济宁二号煤矿提出构建指标精准化、方式立体化、应用实效化、制度规范化的“四化”绩效考核体系,该体系紧密契合企业发展实际,能够有效突破传统考核模式中指标设置粗放、考核体系不完善及应用流于形式等瓶颈,可为行业内绩效考核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18期 No.503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 强化班组长赋能驱动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电信企业TT公司装维班组为例

    白靖;

    本文以电信企业TT公司装维班组为研究对象,针对班组长存在的岗位认知偏差、管理能力不足及作用发挥有限三大核心问题,依据拉姆·查兰的“领导梯队模型”,提出了一套“四员赋能”机制(包括绩效辅导员、技术支撑员、生产调度员、安全管理员),旨在系统性重构班组长的角色定位与管理职能。通过优化班组设置、创新选聘模式、强化赋能培训及建立评估闭环,TT公司成功实现了装维班组从“技术执行”向“团队赋能”的转型。实践结果表明,“四员赋能”机制不仅有效提升了班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还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该模式不仅为电信行业基层服务型班组建设提供了从角色定义到机制激活再到效能评估的全链条解决方案,还展示了其在快递、物流等行业的潜在推广价值。

    2025年18期 No.503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案例分析

  • 利润分档机制:母子公司预算博弈难题的解决方案——以AH集团为例

    田远;

    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为有效承接上级主管机关对利润总额指标的增量要求,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需结合每年年初开展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绩效考核和薪酬兑现为抓手,将利润指标分解至旗下各子公司。为解决集团型企业在设置子公司预算目标过程中的博弈难题,案例企业AH集团探索建立了预算目标与绩效考核联动的利润分档机制,通过设置差异化档位线、起评分、档位系数,拉大不同档位间绩效薪酬差距,树立“跳一跳摘桃子”的业绩导向,从而引导子公司积极承接目标任务,助力集团上下共同提升经营业绩,推动集团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18期 No.503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 国有集团型企业新型经营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与策略措施探讨——以WT集团为例

    蒋倩;

    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变革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构建面向新时代的新型经营管理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所谓新型的经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创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流程,它能够帮助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集团型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以WT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业财融合视角,围绕“经营计划—经营分析—绩效考核”这一主线,探索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新型经营管理体系,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25年18期 No.503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 市属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讨——以A企业为例

    陈琪;

    当前,在国内需求不足、产业转型进入阵痛期的背景下,市属国有企业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资本运营对于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市属国有企业A企业为例,深入探讨了其资本运营管理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发现,A企业在资本运营中存在着资本结构不合理、流动性不足、缺乏优秀的战略合作伙伴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优化资本结构、增强资本流动性、建立以资本为导向的运行机制等优化策略,以提升市属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18期 No.503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剖析与解决方案探讨——以HD公司为例

    陈劲凯;

    本文通过对案例企业(HD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当前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预算编制不合理、缺乏预算执行监督机制、预算监控与反馈不及时以及预算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预算编制方法、强化预算执行控制、完善监控与反馈机制和健全考核与激励制度等解决方案,旨在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025年18期 No.503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首钢专栏

  • 钢铁企业基于高效制造的精益化创新与实践

    <正>一、钢铁企业基于高效制造的精益化创新与实践实施背景一是基于高质量发展引领钢铁强国的必然需求。从时代背景来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钢铁企业通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并完善高效制造体系,从根本上改进钢铁业效率,逐步向实现高效率、高质量、低能耗、低污染的发展目标迈进。二是基于竞争全要素破解经营困局的客观需求。从行业背景来看,行业形势持续恶化,钢铁企业将长期面临复杂、严峻的经营态势。集团公司对钢铁业提出了坚持高效制造的工作要求。在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产能利用率方面持续攻关,是首钢股份打造极低成本竞争力,破解经营困局的客观需求。

    2025年18期 No.503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人力资源

  • 基于人才测评技术的企业竞争上岗路径设计与应用方法研究

    赵葆楠;

    随着国企深化改革提升行动的全面推进,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竞争更加激烈,如何选配及培育与企业发展、岗位要求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特别是相关人才已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以A公司为例,详细介绍了多维人才测评技术引入企业竞争上岗的工作程序,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培育成效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18期 No.503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 灵活工作制度对员工满意度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

    苗薇;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灵活工作制度逐渐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议题。本文全面剖析了灵活工作制度对员工满意度及工作效率的影响,旨在为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灵活工作制度在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为现代企业的变革和发展提供新的助力。

    2025年18期 No.503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 国有企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研究

    裘剑;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人才是企业的竞争之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许多行业正在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而人才正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构建科学的职业发展通道是激发人才活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某国有制造业企业为例,对其在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方面的实践与创新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旨在为国有企业加强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2025年18期 No.503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 电网企业数字化作业员工队伍建设研究——以Z电网公司为例

    何霭凝;

    数字化人才短缺是当前大多数电网企业面临的挑战。本文以Z电网公司数字化作业员工队伍建设为例,从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强化培训资源建设与健全培训平台数字化服务等方面,系统梳理和总结了Z电网公司数字化作业员工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和有益经验,以期为电网企业培养作业人才提供参考借鉴。

    2025年18期 No.503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 基于“选育用管”四位一体的“246+”优秀年轻领导人员梯队建设研究

    陆宇烨;陈璐;张海华;陈鹤鸣;涂腾;

    为破解国有企业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选拔标准模糊、培养体系分散、流动机制僵化等共性问题,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创建了“246+”优秀年轻领导人员梯队体系,形成了“选育用管”四位一体的全链条管理机制。通过建立“20名四级正职+40名四级副职+60名年轻骨干+若干新员工”四级梯队体系,运用选拔任用年龄效益模型、“1+N资格标准体系”等科学工具,实施“33”人才识别发现机制与“721”能力提升模式,配套“绩效驱动+宽带薪酬”动态退出机制及多维激励体系,实现了年轻干部队伍结构优化与组织效能提升的双重目标。研究表明,该项目推动了干部队伍建设系统性优化,促进了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组织效能跨越式提升及社会价值全方位彰显。该项目成果形成的量化评估工具和动态调整机制,为国有企业干部梯队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2025年18期 No.503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 集团企业专家库建设的优化原则与实施路径探讨

    卫艳云;皮雪松;孙改玲;贾要磊;

    目前很多企业集团都拥有自己的评标专家库或评审专家库,随着企业对专家库功能的拓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专家库系统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实时化、场景化等新特点和新趋势。本文在深入分析这些新特点和新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集团企业专家库建设的优化原则与优化路径,以期为集团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2025年18期 No.503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 国有企业多元化薪酬激励机制改革研究

    张俊兰;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薪酬激励机制改革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单一薪酬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实施多元化薪酬激励机制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国有企业薪酬改革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薪酬改革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措施,旨在为国有企业薪酬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助力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18期 No.503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 市场化薪酬改革对国有融资租赁公司核心人才保留的影响机制——基于A公司的案例研究

    黄彩云;

    本文以A公司市场化薪酬改革为研究对象,探讨改革实施过程、核心人才保留机制及面临挑战。通过案例分析,阐述A公司通过绩效激励、岗位差异化薪酬设计、长期激励计划及提升薪酬透明度等措施,优化薪酬结构,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提升员工忠诚度与积极性。研究发现,改革后员工平均工作效率提高了15%,满意度从65%提升至80%,核心员工留任率从85%提升至95%,长期激励与薪酬透明度提升促进了员工稳定与企业共同发展。然而,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非营销岗位薪酬差距小、短期与长期激励机制难以平衡等。尽管如此,A公司的经验为其他国企和融资租赁行业提供了实践经验和优化建议。

    2025年18期 No.503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 文化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绩效管理体系创新研究

    郭鑫;

    本文旨在探讨文化企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提出了一套具有创新性的绩效管理体系,以期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助力文化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的系统分析与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文化企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系列相关策略,包括建立多层次评价体系、构建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机制、强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加强跨部门协同合作等,以期为文化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同时也为企业实现社会责任与经济目标之间的平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年18期 No.503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经营之道

  • 基于传统文化视域的营销理论中国范式重构研究

    孙传家;

    本文以我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指引,批判性解构了西方“主客二分”的营销理论范式,揭示了其在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上的局限性。研究提出了“观象—取意—制器”方法论,通过构建“气论哲学”“象思维”和“参赞化育”的理论体系,旨在推动营销价值从工具理性向生态理性转型,进而为营销理论的文化主体性重构提供实现路径,以期为当今商业文明转型贡献东方智慧,推动营销学科从“理论移植”向“文明互鉴”跃迁。

    2025年18期 No.503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 高速公路服务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以S公司为例

    刘骐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居民的出行需求不断增长,高速公路作为一种便捷的出行方式,成为居民的重要选择。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居民在高速公路行驶途中的驿站,能够反映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如何挖掘服务区的经济潜力,为民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高速公路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选取S公司作为案例,针对其当前的营销现状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营销策略的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5年18期 No.503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 数字化招商服务对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机制分析

    吕鸿礼;

    数字化招商服务能够通过信息对称性提升、服务流程再造、政策效能增强、政企信任构建四大机制来优化营商环境,短期有利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中期能推动制度创新与生态完善;长期有利于重构区域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招商服务对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机制,并从顶层设计、技术应用、制度保障、生态构建等维度,提出了协同推进的建议,以实现数字化招商服务与营商环境优化的良性互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18期 No.503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商业金融

  • 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张姿卿;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金融科技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学界热点。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梳理,总结了金融科技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成果,涵盖了影响效果、影响机制以及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众多案例和研究显示其正面影响。尽管有少数研究者认为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大量实践和理论研究支持了金融科技的积极作用。金融科技的影响机制涉及财务机制、创新机制与风险机制,其异质性还涉及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影响。本文旨在为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以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

    2025年18期 No.503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 中美科技银行运营模式比较研究

    裴烨;

    在国家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的背景下,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问题备受关注。尽管我国银行信贷资源整体充裕,但科技型企业却因规模小、风险高、信息不对称等特性,难以从传统信贷中得到充分支持。近年来,银行纷纷设立科技支行,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路径,有效缓解了部分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当前,我国在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外部金融支持加强及服务多元化拓展等方面仍需努力提升和改进,为此,本文以中美科技银行的运营模式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中美科技银行运营模式的差异,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银行发展路径及建议,以供参考。

    2025年18期 No.503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 新时期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葛筱蒙;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深入剖析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的意义,揭示了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国有企业投融资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18期 No.503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 新形势下信用卡积分策略的调整与优化建议探析

    杨笑丹;

    随着信用卡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多家银行调整了积分规则和权益内容,导致信用卡积分业务出现门槛提高、权益缩水和使用受限等现象。这一变化不利于信用卡业务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激发客户消费积极性,难以契合当前促消费扩内需的发展要求。本文剖析了信用卡积分策略的新变化,揭示了这些变化背后的经济动因与消费趋势。研究发现,信用卡积分的发展不仅受到经济形势和消费习惯的影响,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存量竞争下积分成本与收益之间博弈的直接结果。为此,必须加大积分业务创新和优化力度,积极构建差异化积分体系,充分发挥积分业务在提升客户黏性、促进客户消费方面的作用。

    2025年18期 No.503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财务审计

  • 新时期财务公司企业管理面临的变革压力与创新实践研究——以诚通财务公司为例

    王慧源;

    本文以诚通财务公司为例,系统阐述了新时期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管理理念、顶层设计、文化建设、队伍培养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创新实践。研究表明,案例企业通过创建“战略导航、精准执行、闭环赋能”的管理模式,初步实现了企业数智化、专业化、生态化转型,强化了企业司库管理、风险防控和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行业经验。

    2025年18期 No.503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 会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中的优化策略探讨

    吴旭霞;

    会计报表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具,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系统的剖析,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本文以会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为切入点,剖析了会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提出了构建多维分析体系、建立关联解读机制、强化闭环应用过程、引入动态分析方法、提高人员分析能力等对策,旨在提升会计报表分析的应用效果,助力企业提高财务管理质效,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2025年18期 No.503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 预算一体化背景下科研单位费用报销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策略探讨

    李志炀;

    随着我国预算一体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科研单位在经费管理和费用报销方面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深入探讨了预算一体化背景下科研单位费用报销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策略,包括简化审批流程、加强预算调整与预算执行的协调、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旨在推动科研单位费用报销的高效与合规,以更好地适应预算一体化改革的要求,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2025年18期 No.503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 国有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张杰;

    在数字经济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背景下,国资委发布了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设的政策指导意见。司库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国有企业优化运营管理模式,合理利用金融资源,提升资本运营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企业建设司库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国有企业构建司库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包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金融资源价值增值、强化资金风险防控及帮助企业制定战略决策等,最后提出了国有企业构建司库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旨在为国有企业加强司库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5年18期 No.503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 新时期企业提升审计能力的有效路径探讨

    林涛;

    本文深入剖析了企业提升审计能力的必要性,详细探讨了制约企业审计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包括审计思维局限于传统模式、审计机制不健全、审计规范化与数字化不足、审计整改不到位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企业提升审计能力的有效路径,包括审计规划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加强审计管控体系建设、加快审计数字化转型、强化审计成果转化应用、健全审计整改机制等,旨在为新时期企业审计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助力企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18期 No.503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 财务决算数据对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防控的影响研究

    杨悦;

    本文以财务决算数据为出发点,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核心报表,结合比率分析、趋势对比及横向行业比较等方法,深入探讨了财务决算数据对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影响及策略。旨在推动企业构建动态风险评估体系,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杠杆风险,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预测潜在危机,从而提升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18期 No.503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 建筑央企工程项目巡察审计全过程联动机制研究

    周明;

    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央企面临的内部管控挑战与巡察审计现状,阐述了构建巡察审计全过程联动机制的必要性,分析了该联动机制各阶段的具体实施做法、成效与意义,旨在为建筑央企建立大监督工作机制、提升监督效能、防范项目风险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2025年18期 No.503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 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探讨

    马渝峰;

    随着新会计法的贯彻和实施,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内控管理工作面临着制度规范优化、风险管控力度加强、技术赋能深化等变革要求。为了充分体现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价值,企业应在深入分析新会计制度内容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效可行的策略与方法,全面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企业实际,对新会计制度下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核心要求、重要意义及优化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推动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高效运行。

    2025年18期 No.503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 审计工作在促进事业单位改制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以Y集团为例

    贺伟;赵志刚;张晓;

    本文以Y集团重塑性改革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证了审计工作在事业单位改制与国企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构建“改革基础保障—改革驱动—发展质量提升”的分析框架,深入揭示了审计工作在战略重组、推动改革、治理优化、风险防控等多个关键领域的作用机理,提炼形成了可复制的审计转型路径和国企治理经验,旨在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18期 No.503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探讨

    冯雪萍;

    本文聚焦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首先阐述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风险定义及表现形式;接着深入剖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风险成因,包括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信息披露与透明度不足、缺乏风险控制体系及外部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最后提出了优化资本结构、加强财务信息披露、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等风险防范策略,旨在助力国有企业有效防范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风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18期 No.503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加强审计监督的优化策略探讨

    刘晓君;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审计监督作为保障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机制,其健全与否对于国有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深入剖析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必要性,探讨了当前国有企业审计监督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如审计监督难度增加、审计监督方法滞后及审计监督成果转化不足等,并据此提出了加强审计监督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协同、推进审计监督方法创新、提高审计监督结果运用的有效性、构建多层次审计监督模式等优化策略,旨在为国有企业优化审计监督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2025年18期 No.503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企业文化

  • 跨文化融合的“第三条道路”:日本汽车企业在东盟的文化适应性重构机制

    杨湘文;

    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跨国企业的文化转型与发展。日本汽车企业一方面保留了其传统企业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又积极吸纳多元灵活的东盟文化,不断推行本地化策略,形成了极具生命力的新型文化形态。日本汽车企业新形态文化的融合之路,既非直接本地化,也非母文化的简单移植,而是不断尝试建立“文化缓冲地带”,探索出跨文化融合的“第三条道路”。这条道路以文化适应性重构为机制,以理解与尊重为基础,有效地将“和魂”与“东盟商才”相融合,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

    2025年18期 No.503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产业观察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导航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文宁;

    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导航服务依托专利制度的信息功能和专利分析技术,系统引导产业决策、规避技术与风险防控,对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导航服务以全视角分析产业要素为基础、以全过程保障产业创新为导向、以全方位推动产业发展为目标,通过顶层设计、技术架构以及运行机制设计,构建系统化、协同化、智能化的服务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导航成果的运用和转化。本文从数据集成、分析研判与决策支持等维度出发,构建了涵盖基础数据层、数据集成层、数据分析层与决策咨询层的多层次技术架构,并提出了政府主导、多方协同、信息驱动、动态反馈的运行模式,旨在促进专利导航成果的有效转化与实践应用,从而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18期 No.503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基于消费者保护视角的食品安全监管成本效益分析

    李秀国;

    随着食品行业的多元化发展,食品供应链日益复杂,原材料采购等环节极易产生安全风险。与此同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既期望满足基本的营养需求,又希望能避免摄入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为此,本文从消费者保护视角出发,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成本效益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监管能力、加强信息沟通等完善策略,旨在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成本效益,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为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18期 No.503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 科技创新推动蚌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吴彩虹;

    本文以科技创新驱动蚌埠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议题。首先,通过分析某地区依托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案例,探讨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质量、效率和动力转型中的实践路径;其次,深入剖析了蚌埠市在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增强创新动力、提升创新效率和完善创新质量的具体路径。旨在为蚌埠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2025年18期 No.503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 电厂员工综合能力测评体系应用研究

    高超;钟恩林;刘海龙;崔悦茹;

    本文以天津某电厂为背景,运用“AHP—熵权法”对在职员工综合能力测评体系开展研究,通过构建在职员工测评框架,确定各评估因素及相应权重值,形成了一套主客观相结合的员工综合能力测评体系。该测评体系可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综合素质,旨在为确保电厂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2025年18期 No.503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 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路径优化研究

    赵翔宇;

    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背景下,基于协同理论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在就业协同中的角色与作用,揭示了当前高职学生就业协同过程中存在的主体协同不足、过程协同脱节、资源协同滞后等现实困境,并提出了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打造动态适配的培养体系以及创新数字赋能协同平台等优化高职学生就业路径的策略,以供相关主体参考。

    2025年18期 No.503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供电客户满意度调查研究

    兰程;

    随着2024年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售电侧市场开放,诸多售电公司进入电力市场。本文针对供电企业如何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有效转型,打破传统垄断企业的固有弊病,适应新形势下的电力市场要求,形成新的营销模式和供电服务方式,深入挖掘大客户的差异化服务需求,努力提高供电服务质量,保持企业良好竞争力。本文选取了HD供电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该公司的用电大客户大多数为传统的高耗能企业,对这些大客户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HD供电公司树立大客户服务意识、简化大客户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满意度。

    2025年18期 No.503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